当前位置: 首页 > 园务公开 > 正文
外学内享 携手共进 ——秀泉幼儿园开展教师外出培训学习汇报活动
发布日期:2021-01-18 09:29:26   来源:秀泉幼儿园

外出学习是提升教师专业素质的一项重要措施,而外出学习后的分享可以让更多的教师得到专业素养的提升,开阔教师视野,扩大外出学习培训的效果,实现学习成果共享。秀泉幼儿园2021年1月8日开展了“外学内享  携手共进”——教师外出培训学习汇报活动。

汇报交流

周羽嫣:《学会提问,勤于思考

  ——区教科研培训班学习汇报

青年教师周羽嫣首先梳理回顾了区科研培训班一学期以来培训的内容,随后围绕对问题、名称、创新、格式书写的思考进行了分享,最后结合自身的感悟阐述了学习收获与心得。

 

姜姚:《如何设计低结构材料的玩法》

——李慰宜做中学导学班学习汇报

姜姚老师结合报纸、塑料瓶、A4纸等低结构材料,通过一个个设计实例,具体阐述了利用低结构材料设计科探活动玩法的所思所想,从中感悟体会到:教师要有探究精神,肯花时间与精力投入到活动研究中;教师要有发散性思维,科学活动不局限于某一种材料,在基于幼儿视角与学习特点上可将研究的点进行拓展与延伸;教师要有创新意识,做个有想法,勇于尝试的老师。

 

谢丹红:《基于绘本的阅读活动设计思考》

——李慰宜活动设计培训班学习汇报

    本学期参与李慰宜活动设计培训班的谢丹红老师主要从“什么是绘本”这一问题引入话题,简单介绍了绘本的概念与特点,随后结合具体课例深入浅出的讲述了幼儿绘本教学环节设计中的四个基本策略:明确目标主体、活动环节同中求异依据领域目标,设计关键提问转变学习方式,注重幼儿操作体验,帮助教师更为直观的了解与学习。

 

互动分享

此次外出培训学习汇报活动,为教师提供了相互学习、共同进步的机会,同时也使有限的资源得到了充分的共享,让教师们学以致用,让新的教育理念与方法在每位教师心中生根、开花、结果。

 

学会提问,勤于思考——教师学习体会

孙燕:今天周老师的讲座,让我们对如何撰写课题有了新的认识。课题一定要来源于生活,而且是我们老师发现的问题,这样才能写出一个真实、可操作的课题。

身为一线老师,我们所撰写的课题宜小不宜大,能方便我们老师实践操作。以后,会继续努力撰写新的课题。

 

周羽嫣:周老师的讲座中包含了如何选题、取名等一些比较贴近教师困惑的点,例如课题研究不能假大空,必须依托学科教学实际情况,确保课题研究有效,内容落地。这不仅是教师自我成长必备的一步,也是为了最终使幼儿有所发展。

 

王静:周老师针对“教育科研课题”为我们带来了精彩的讲解。使我明白选择课题过程中,往往“两难问题”最有研究的价值也最富有趣味以及话题性。其次在为课题命名时需要富有新意,能抓人眼球。最后对于书写格式进行了具体的说明,为我之后的写作带来了新思路。

 

《如何设计低结构材料的玩法》——教师学习体会

马纯佳:姜姚老师通过设计低结构材料的玩法给我们做了经验分享。在分享中通过了报纸、塑料瓶和A4纸三种材料进行讲解。让我印象深刻的是纸船,可以研究它的沉浮外还可以探究它的航距远近。在制作风帆基础上又可以改造成风帆车,也可以改变材料变成锡箔纸船。对于每一种材料都有它探究思考的价值,思考中可以将思维发散,让材料逐渐变得有趣好玩,适合幼儿在科学活动中探究。

 

杨诗怡:今天聆听了姜姚老师的外出分享,从报纸、塑料瓶入手,带我们了解了不同材料的多种玩法、以及同种材料的不同运用方式。其实报纸跟塑料瓶也是我们平时随处可见的材料,那么我们如何将这些材料运用到我们的一日活动中去是值得我们去思考的。通过交流分享,我们才能拓宽我们的思路,加深我们对身边日常材料的认识以及运用!

 

施胜蓝:听了姜姚老师的培训,了解了一些很新奇很好玩的科探活动素材点,只有当老师也觉得好玩,可以探索的时候,或者一样事物的现象出乎常理的时候,就可以激发孩子探索的兴趣。科探活动是孩子探索和认识世界,满足好奇心和求

知欲的一种方式,也是培养孩子好学好问的一种形式。

 

潘艺盟:姜老师今天通过分享了几种低结构材料的玩法及一些集体活动中的教学思路,让我觉得简简单单的纸、瓶子也能玩得很开心。姜老师在分享中说:“如果你都觉得没劲,孩子又怎么能够觉得好玩呢?”低结构材料因为它的可变性高,其中蕴藏着较多的探索空间,只要教师肯花时间的去尝试研究发现,或许就会有不一样的收获。

 

《基于绘本的阅读活动设计思考》——教师学习体会

叶莉婷:听了谢丹红老师的分享后,我知道了在设计教案的时候活动目标在撰写的时候要明确目标的主体是谁,要体现出幼儿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性。一个优秀的活动,在环节设计上也要体现出环环相扣,层层递进的特点。

 

张辉:听了谢老师关于基于绘本的阅读活动设计思考分享,我了解到对于绘本教学需要先明确目标主体,即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来设定,然后对活动环节同中求异,即设计上环环相扣,层层递进,最后是要设计关键提问,激发兴趣,引导幼儿进一步对素材的思考。

 

黎黎:通过谢丹红老师“基于绘本的阅读活动设计的思考”的分享,我了解到具体什么才是绘本,绘本的特点,并明确了绘本教学不仅仅是看绘本。同时,谢老师围绕着设计的有序和有趣这个点,从四个方面分享了幼儿绘本教学设计的基本策略,即明确目标主体、活动环节同中求异、依据领域目标设计关键提问和改变学习方式注重幼儿操作体验,理论结合实际的课例,让我有所感悟和收获。

 

孙嘉怡:在听了谢老师的《基于绘本的阅读活动设计思考》之后,让我感受到了要想运用绘本进行集体活动,教师的教学环节设计需要一定的策略,要以幼儿为主体,同中求异,注重幼儿的操作,此外,还要注重提问的设计。如何提炼问题,设计关键性提问,从而解决教学中的重难点是非常重要的,不求面面俱到,但必须凸显重点。在未来的学习活动中,当我运用到绘本进行教学时,会更加注重这些问题,从而做出调整和改进。

 

本次汇报活动以一传多,以点带面的方式搭建了一个教师互动学习的平台,既让培训教师的所学内容在分享中得以巩固,又让其他教师的理念与思维得以提升,真正达到外学内享,携手共进的目的。

分享到:
相关信息